top of page
224709.jpg
黑夜中無以名狀的情緒.jpg
224714.jpg
224713.jpg

《黑夜中無以名狀的情緒》,壓克力、油墨、畫布、棉花棒,(13.6 x 17.2 cm) x9,2021

在2021年的上半年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,忙碌的生活中逐漸失控,因此我以色彩心理為主要概念,在半夜進行每日一幅畫的創作,試圖透過各式媒材,得以將這些無以名狀的負面能量化為色彩與造型,安放於畫布,成為抒發管道,也透過此方式,去認識、解讀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,達到自我覺察。

 

總共為期九天,自身情緒從意圖自傷轉為沉澱冷靜,以階梯式排列此九幅畫作,意味著負面情緒的強度從高處逐漸往低處,由高降低,同時也即將釋懷放下。而此九幅畫作所拼成的紅色同心圓圖騰,代表著自身血液與這些情感深刻的循環聯繫著,心理影響著生理,也象徵著每一幅畫作所代表的情緒都是一部份的自己。

 

1.《躁如火》,最右上方第一幅

2. 《意圖自傷》,在第一幅的下方

3. 《每況愈下》,在第二幅的下方

4. 《心如死灰》,在第一幅的左方

5. 《假裝自己既冷靜又快樂》,在第四幅的下方

6. 《浪漫也無法抵擋的消極》,在第五幅的下方

7. 《自我認知混淆》,在第五幅的左方

8. 《救贖》,在第六幅的左方

9. 《沉澱》在第八幅的左方

224708_edited.jpg
224710.jpg
224711.jpg

《後續的可愛日常》,壓克力、油墨、畫布、棉花棒,(13.6 x 17.2 cm) x9,2021

《後續的可愛日常》述說著的是一段逐漸脫離負面能量的循環後,心情逐漸穩定甚至趨於清爽快樂,而用色與造型都述說著後續的情緒已相對輕鬆愉悅,或許還是能從中找到一點悲傷情緒,但相對先前而言,早已釋懷,而呈現的概念、手法與《黑夜中無以名狀的情緒》是一樣的。

 

畫作排列方式與《黑夜中無以名狀的情緒》呈現相反方向,意味著正向情緒的情緒強度逐漸遞增,對於自我認知也逐漸具體化。

1.《驚喜若狂》,最左上方第一幅

2. 《雀躍》,在第一幅的下方

3. 《晴朗無雲》,在第二幅的下方

4. 《游刃有餘》,在第一幅的右方

5. 《篩選》,在第四幅的下方

6. 《存在於此》,在第五幅的下方

7. 《逃生口》,在第五幅的右方

8. 《陪伴》,在第六幅的右方

9. 《思考漩渦》在第八幅的右方

© 2021 by Yu-Fang Teng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